国际学生的燕园“留”言簿

[ 发布时间 ]2019-11-28 09:00:27

“中国是充满活力的国度——巨大的包容性,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语言,都令我神往已久!在中国学习可以加深对自己国家的理解和认识。我相信,中国会越来越好,在中国留学,我的未来也会越来越好!”来自日本东京的岡村美果小时候曾和爸爸妈妈在北京居住过一段时间,从此,中国文化的余韵一直在她心里回荡。十二年后,她再次来到了这片遥远而充满魅力的土地,开始了别具乐趣的求学生活。

今年秋季学期,一共有来自111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名留学生如同岡村美果一样步入燕园,在湖畔塔影中书写求学时光。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拥有不同文化背景,为古老的燕园增添新的活力。他们即将开始融入中国、融入北大。迎新现场,多位留学生新生朋友与我们分享了他们与中国、与北大的故事。

从彼到此:赴燕园之约

   来自法国综合理工大学的Harriet Hughes今年十八岁,在巴黎已经学习两年,本科第三年选择来到北大交换,同时她也是北大与法国综合理工大学签订交换协议后来校交换的第一批留学生,她将会在北大学习五个月。Harriet身上多国元素交融——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韩国人,而她从小在澳大利亚长大,会说英韩法三国语言。受到曾经在法国留学的父亲的影响,Harriet选择在法国上大学本科,学习计算机和经济,这次在北大交换也是修习经济类的相关课程。两天前,Harriet第一次来中国,刚下飞机,她就被中国人的热情所震撼到。这位活泼开朗的混血女孩说“我很喜欢中国食物,特别是炸酱面,但我还不太适应中国的气候。”

法国交换生Harriet Hughes


    被问到为什么会来北大学习的时候,Harriet说道:“妈妈告诉我北大是亚洲一流的学校,她一直希望我有一天能来北大学习,所以当填报申请的时候,我选择了北大,希望能够学习汉语,同时也培养我的国际视野。”采访结束后,Harriet和一起来到北京的父母共赴北大的食堂用餐。

苏哲是一个高大帅气的加拿大小伙。他本来是商学院的学生,但在学习过程中兴趣逐渐转移到了中国文化。“苏哲”这个中文名是他的老师给取的——因为他对宋朝感兴趣,所以用宋代文人“苏东坡”的“苏”作为姓,“哲”则是因为他的英文名有一个Z的发音。苏哲谦虚地说,我觉得我不懂的太多了,和苏东坡一个姓,我感到非常不好意思。

法国高级进修生苏哲

     苏哲曾经来过中国三次,游历过北京、上海、杭州、黄山、泰山、桂林等地。今年是他的博士学习第四年,他选择来到北大继续研究宋元文人的审美品质。“我对中华文化向往已久,虽然我去过中国很多地方,但对中国大部分的印象都来自中国古代文化典籍,这次来到北大,我希望对中国能有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

苏哲学习中文已经有八年,但由于他侧重学习的是中国古代语言等学术词汇,与日常生活词汇不同,所以刚来中国的时候他也遇到了一些语言障碍。未来,苏哲希望有机会当历史教授,在北美用英文教中国历史。


从一到百:建人生之桥

来自马来西亚的锺富华同学提到,第一次来到中国,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IT行业的发达。比如Wechat pay取代现金成为主流交易方式,以及“身边的朋友们都在疯狂地刷淘宝”。在我们的采访中,几乎每一位新生朋友都提到了这一点。已经在北大度过两年预科生活的土库曼斯坦女孩白花告诉我们,这些对曾经初来乍到的她是耳目一新的体验。两年里,她目睹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下的不断改变;如今,这些变化已经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满腔热忱的她希望未来完成学业后可以回到家乡,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连同自己对互联网技术的理解和体会应用在家乡的建设上。

马来西亚留学生锺富华(中)和他的朋友们

土库曼斯坦留学生白花

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提到的话题还有很多,比如“饮食”。很多同学都表示,虽然中国菜和家乡菜的做法和口味很不同,但自己很喜欢中国菜肴。在中国的诸多菜系中,川菜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菜系,杭帮菜、北京菜也被点名夸赞。

“北京大学有超一流的教授,超一流的员工团队,超一流的学生,超一流的教学和研究环境。在北京大学,我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不仅仅是语言,还有专业知识。”来自日本的岡村美果同学这样告诉我们。这个夏天不是这位日本女孩第一次与北大邂逅,幼时在北京的生活经历使得她对北大的憧憬早早地萌生在心中。今日,与她一起踏入北大校门的他们有着不同的故事和来历,但大多怀揣着相似的向往——“了不起的高等学府”、“超级棒的老师和同学们”、“校园绿化得就像公园一样美丽”、“最爱北大的‘一塔湖图’”……。

日本预科生岡村美果

每一位新同学都以一个“追梦人”的身份踏入燕园。在北大,他们将探寻自我、发展自我,不断奋进和超越。无论是从“学好中文”等具体的学习规划,还是到“促进家乡和中国的文化交流和关系友好”等未来展望,同学们的愿望和理想无不令人备受鼓舞。为了为自己的人生桥梁打好知识的基础,他们已经做好准备。今年即将升入本科阶段学习的蒙古姐妹孟和旭日与恩和旭日坦言,对中国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中国人们努力、自强不息的精神;而经历了在北大的两年预科生活后,她们更是格外相信着自强不息的力量。“我觉得,在北大只有两种人,天才和努力的人。”

蒙古留学生姐妹孟和旭日与恩和旭日

从外到内:探思维之真

随着高校“双一流”建设工作的推进,北京大学凭借其优秀的师资与全面的学科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近五百名硕博研究生。他们为学术前来,渴望在园子求得真知。

来自美国的留学生马杰,本科就读于耶鲁大学东亚历史与经济系,今年9月初来到北京大学攻读经济学院的国际商务硕士学位。他是一个典型的“中国迷”,在本科期间,他几乎每年夏天都要来一次中国,或交流访学、或参观旅游。他坦言道:“因为我专业的原因,我总是喜欢从经济的度来看问题。有个说法,19世纪经济最好的国家是英国,20世纪最富有的国家是美国,那21世纪肯定是属于中国的。亚洲众多的⼈⼝和更大的竞争压力,能够促使他们研发更具创新意义的科技。”

美国留学生马杰

此外,马杰对于中国古代哲学也十分感兴趣,他喜爱练习瑜伽,常常在做瑜伽的时候思考很多哲学问题,他认为中国的哲学富含极大的智慧,比如老子的“弱则生”观点,恰恰印证了中国当今的一带一路政策——与发展中国家积极合作,促进共赢。在他看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文化底蕴,就能够更充分地理解如今的中国为何会如此高速发展。

来自格鲁吉亚的历史系留学生奥塔则选择将历史学习进行到底。在选择专业时,他的很多朋友和同学并不理解他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因为这在他们看来是一个“性价比”不高的专业。但是奥塔说:“因为我真的特别喜欢历史学,而且我以后想要做历史专业的教授,尽管这个专业可能不怎么赚钱。”在他看来,学习历史是⼀种享受。那种从无数个事件中总结出来的历史规律以及不同时代⼈们的⼀些不同的看法、观点、价值观等,在他看来却是最有趣不过的事了。因而他喜欢去国家历史悠长的地区探索,比如中国,他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开始在北大的史学学习生涯了。

除了学术,攻读硕、博学位的留学生们也关注很多关于中国社会及自我发展的问题。

比利时学生杜仰森热爱中国的西北地区,那里广阔无垠的草原,浩瀚无边的蓝天与连绵不绝的山脉让他无法平静。他曾经尝试过不坐飞机从阿姆斯特丹到达中国,穿过中国大地到达宝岛台湾,一共四十天,一路上他乘坐火车、汽车和轮船。他说:“在这段时光里,我看到了真正的、多面的中国。看过不同地区中国人的外表、生活习惯和不同地方的地域特色。”目前,仰森即将进入光华管理学院学习,他希望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更深入地了解和分析中国的西北问题。杜仰森之前在清华获得了第一个硕士学位,在那三年里,他游历了中国新疆、西藏、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区,在享受美丽壮阔的自然风光的同时,也看到了中国东西部的贫富差距问题,但他对未来的中国充满信心。在他看来,中国的发展问题在未来都会迎刃而解。

比利时留学生杜仰森

中美混血的黄亚历将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完成自己的硕士学习,他本科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之后分别在日本东京大学和巴黎政治经济学院求学,而今,迈进这座古色古香、富有底蕴的园子,有着一半中国血统的黄亚历对此倍感亲切。其实他常常受困于自己的身份认同问题,他觉得自己既无法完全融入进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也有一定的距离感,但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种优势,有着多元文化背景的他能够从更全面客观的角度去了解,体会多样化的世界。

已经在马来西亚从政多年的周美芬在今年再次步入校园。吸引她来到北京大学的是北大优良的学术氛围与深厚的学术底蕴。因为在马来西亚有很多的华人,而她希望自己在未来能够有机会推进中马关系的发展。在周美芬看来,政治是离不开学术的,从政者如果不了解学术,则有很大的可能会在将来做出错误的政治决策。

每一个来到中国,来到北京大学求学的留学生所怀有的都是不同的心情与目的,但正如来自澳大利亚的留学生汉子言所说:“来北大,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使自己变得更‘中国’一些。”

汉子言(右)与他的朋友们

这些留学生们是初来燕园的孩子,也是敢于冒险的勇士;他们渴望从知识渊博的老师那里汲取养分,也希望能和中国同学无话不谈、成为好友。在燕园里对话古今、贯穿内外,用自己的热情与善良,搭建起一座座中外交流的友好桥梁。


文字、摄影、编辑:国际合作部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