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

中文版 English 如何到达 友情链接
首 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
EVENTS

通讯地址:

中国北京市北京大学新太阳学生中心

留学生办公室 100871

电话:

86-10-62751230(学位及进修)

86-10-62757362(短期)

86-10-62752611(预科)

传真:

86-10-62751233(学位及进修)

86-10-62759754(短期)

86-10-62751233(预科)

E-mail:

学位及进修项目 study@pku.edu.cn

短期项目 shortterm@pku.edu.cn

预科项目 pre-uni@pku.edu.cn

学习优秀奖获奖者专访(四)——郭馨:带领留学生走上剧星的舞台

发布日期:2014-01-10 18:33:37

家庭熏陶:因为喜欢中文所以选择了中国
 
        在谈到为什么要出国来北京上大学的时候,郭馨同学回答地很干脆:因为自己的小学和中学都是在新加坡上的,所以希望大学可以出国体验一下。之所以选择来中国是因为对中文一直都很有兴趣。当时她的选择有三所大学:北大、台大和复旦。最后还是选择了北大,并且拿到了新加坡教育部的奖学金。
       郭馨同学说自己当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没有太多的犹豫,对将来可能遇到的语言障碍也没有太多的顾虑,因为一直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比较大。自己的母亲是华人,父亲原来也上的是华校,这样的家庭背景使得自己原本在家里接触中文就比较多,所以培养了对中文的兴趣。再加上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很不错,自己在新加坡时也在一直学习中文。所以现在上课或者看老师的资料对于她来说不是什么问题。

在北大:不一样的学习和生活体验

        在谈到这三年来在学校里的学习时,郭馨和我们分享了一些她自己的上课心得。她表示比较喜欢修多种类型的课,这样可以让自己尽量多接触不同的知识。
        在专业课里面,她比较喜欢当代、古代文学和语言类的课。其中,最感兴趣的是先秦时期的诗词。郭馨同学特地提出了几个老师:比如教授现代汉语的郭锐老师,他的授课结构清晰,安排适当,尤其是考试着重考察同学们的理解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这一点给郭馨的印象很深;还有教授古代文学的常森老师,郭馨表示自己跟着常老师学了《诗经》《史记》等等。他最为独到的地方就是经常可以提出和别的学者不一样的想法,而且能够清晰地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述。
        至于通选课,她详细介绍了曾经选过的一门叫做家、房屋类型学研究的由耶鲁大学和北大合开的课。这门课将房屋和文化联系起来,所以有很独特的切入视角。而且由于是小班授课,所以上课的同学需要在课前做大量阅读和讨论,虽然很累但是也收获了很多。
        由于小学和中学教育都是在新加坡完成的,所以谈及在北大的学习时,郭馨有很多自己的感受。她觉得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在中国需要背诵的知识比较多。新加坡不是很重视对知识的背诵,比较强调思考;在授课方式上,新加坡高中之后就基本没有课本了,同学们用的都是老师自己编著的讲义再加上参考书。而在北大大家则需要特定的课本。在北大主要以老师授课为主,在新加坡除了以老师讲授为主的lecture之外还有一种叫做tutoriam的课程。Tutoriam是以小班形式教学,虽然也有老师讲评,但是还是以小组讨论或者学生作业展示为主。另外,新加坡关于考试的考核方式比较多,除了常规考试之外还有小组合作作业和作报告等形式。在中国还是以考试的方式为主。

热爱戏剧:带领留学生剧组第一次参加剧星大赛
 
        北大为同学们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舞台,各种社团组织都是很好的锻炼能力,扩大人际交往的平台。郭馨同学在谈及自己的课余活动时也谈到了这一点。她在大一的时候曾经参加过爱心社,并且在第一个学期加入了社里的手语小团,在第二个学期就担任了聋健交流的活动助理。但由于后来被选为新加坡学生联合会的秘书,事情渐多实在难以为继,所以最后不得不逐渐退出。
        郭馨将目光放在了其他校园活动上,这个学期她作为导演带领新加坡剧组——小坡剧组参加了本次的剧星初赛,凭借作品《信》拿到了初赛第三场第一名,以及最佳编剧和最佳男主角的优秀成绩。这也是剧星历史上第一次有留学生剧组参赛并获奖。在谈及这次剧星比赛的经历时,郭馨同学显得很感慨。
        她先介绍了一下自己剧组的由来。由于新加坡的几所学校都有排练戏剧的传统,初高中的时候高中的戏剧会有老师来指导。所以郭馨所在的初高中都有戏剧社团并且有自己的公开演出。所以她一直对演戏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初高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在进入大学之后她也想继续自己的梦想。除了她之外,现在很多大四的新加坡的师兄师姐从大一开始就想参加剧星,但是一直没有凑够人数组建成一个队伍。刚好机缘巧合之下今年终于凑够了人数。实际上,在组建剧组之前,她们对剧星的准备就已经开始了。一年前她们作为观众去观看剧星,揣摩表演并且熟悉相关规则,这是准备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写剧本了,在上学期剧组的人分为两组,一组写初赛的剧本,一组写复赛的剧本。
        《信》以上世纪80年代的新加坡为故事背景,故事环绕着患有老人痴呆症的父亲和三封信。故事开始时,好久没回娘家的女儿回家看父亲,她脸色苍白,有说不出的苦衷。父亲曾经是邮差,他和女儿,还有隔壁陈嫂的关系,围绕着一封封曾经、现在和未来的信,启示我们爱惜亲人。
        据郭馨同学介绍,剧组主要有六位演员,加上道具、服装、灯光和音效整个团队大约有二十多人。因为这部剧的剧本在暑假就写好了,所以从这个学期初剧组就开始排练,历经了大约一个半月的时间。由于大家都很忙,所以特地提前制作好了一张排练时间表,大家都按时间表排练,尤其每周的周五和周日排练比较长,通过这样的排练来保证演出的效果。谈到排练过程,给郭馨留下印象最深的每次寻找排练地点的困难。北大里面没有活动中心,所以剧组就在中关新园里面两栋楼的走廊间里面排练。因为楼朝南面,所以在中午排练的时候会比较暖和,但是晚上就会很冷,但是大家还是坚持着。
         虽然这个过程可能很艰辛,但是最让她感到开心地是剧组里的每个同学的磨合度都很高,大家都很配合剧组的工作。可能有时候因为压力比较大,大家会有一些意见上的小冲突,但是整体来讲剧组一直都按照原计划排练得很好。她坦言,其实自己作为导演其实在演出结束之前一直都比较紧张,一直担心会有突发状况或者演员怯场的情况,但是演员显得完全不紧张。很让她欣慰的一点自己听很多观众讲这次的演出还是比较完美的,演员的感情表达得很好。比如在第五幕结束的时候,女主角下台的时候她真的哭了,眼里就闪着泪光。后来听到宣布结果发现自己的小坡剧组得了第一名,同时还得到了最佳编剧和最佳男主的单项奖,感觉真的很欣慰。
        演出结束的那天晚上大家到了一个同学的房间玩到很晚,还叫了很多肯德基之类的外卖。因为演戏期间对演员要求很高,要求他们不能吃辣的、炸的食物,所以在结束之后大家都放开地吃了很多。那一天大家真的玩得很开心。
        说起自己导演的身份,郭馨直言这次的经历与以往都不太一样。以前在初中高中的时候有演过戏,高中还参加演出小组参与即兴演出。但是后来一直做得是后台副导演,这一次算是第一次比较正式地做导演,所以这一次压力比较大。另外剧组里的男主角原来既当过男主角又当过主导演,所以经验很丰富,开始也比较担心会不会有意见不一致的冲突之类的。后来在排练的过程中她不断告诉自己要自信,幸运的是演员也很配合,不会因为自己比较有经验就推翻自己的想法。后来她在看到自己的戏真的很感动,因为看到了自己的演员的成长,从最开始的磕磕绊绊到最后很精彩的演出。她笑言,感觉就像是自己生了一个孩子,然后自己看他一步一步长大。

延续对中文的热爱:也许今后会去选择当语文老师
 
        郭馨现在在北京已经住了三年了,她开玩笑表示对北京最大的印象就是雾霾,另外食物比较油金和咸,和在新加坡大家清淡的饮食截然不同。到那时来北京上学最大的好处就是农历新年的时间刚好也就是放假的时间,所以寒暑假那个时候就可以回家。现在大三的她其实已经面临着毕业之后去向的考虑,郭馨表示因为自己拿到了新加坡教育部的奖学金,毕业以后必须得返回新加坡工作5年,所以综合考虑这一点和自己的专业,其实她在考虑以后可能去当中文老师,继续自己对于中文的热爱。

背景链接:郭馨,目前是中国语言文学系大三的学生,曾经获得过中国政府奖学金全额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今年她又得到了北大的留学生奖学金。除去拥有良好的成绩,她的课余活动也十分丰富多彩。郭馨同学不仅担任了新加坡留学生联合会的秘书,为新加坡的留学生服务,而且今年还带领小坡剧组作为第一次参加剧星的留学生剧组拿到了2013-2014年度北大剧星风采大赛初赛第三场冠军的好成绩。     

上一条:北京大学2014学年春季学期留学生迎新活动圆满完成 下一条:学习优秀奖获奖者专访(三)——权五燮“做有明确目标的人”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