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

中文版 English 如何到达 友情链接
首 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
EVENTS

通讯地址:

中国北京市北京大学新太阳学生中心

留学生办公室 100871

电话:

86-10-62751230(学位及进修)

86-10-62757362(短期)

86-10-62752611(预科)

传真:

86-10-62751233(学位及进修)

86-10-62759754(短期)

86-10-62751233(预科)

E-mail:

学位及进修项目 study@pku.edu.cn

短期项目 shortterm@pku.edu.cn

预科项目 pre-uni@pku.edu.cn

【优秀留学生毕业生专题一】法”现自我,精研深拓:记法学院蒙古籍留学生孟德图布辛

发布日期:2014-07-04 15:25:51

 编者按:北大是全中国最早接受留学生的高等学府之一,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已培养了三万多名留学生校友。从最初的每年几十人,到如今的每年七千人次,北大的留学生工作在培养规模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一批又一批的留学生在北大度过了精彩而难忘的大学生涯,回国后则成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桥梁和纽带。
 
        每年,都有不少留学生获得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这一荣誉。在今年的获奖学生中,既有多次在模拟法庭中获胜的最佳辩手、即将赴哈佛法学院深造的蒙古帅哥,也有担任中文系学生会留学生部部长、积极组织活动促进中外交流的韩国姑娘,既有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奖学金的本科生,也有潜心研究文学、扎根北大十三年的博士生。
 
        在这些优秀的留学生即将学成归国、离开燕园之时,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启动了这次专题访谈活动。让我们走近这些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同龄人,一起分享他们独特而精彩的北大故事,聆听他们深厚而难舍的北大情怀。
 
人物简介:孟德图布辛,男,蒙古籍,1992年出生,北京大学法学院2010级本科生。在北大学习期间获2012年北京大学留学生优秀学习奖、2013年“众达国际法律奖学金”;在2012年“亚洲杯”国际法模拟法庭大赛口头辩论国际赛中获“最佳辩手”称号;在2012年“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国内赛)中获得亚军及“最佳辩方诉状”第一名、“最佳控方诉状”第二名;在2013年“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国际赛)获“最佳诉状奖”第一名;在2014年第55届Phillip C. 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国内赛)中获“一等奖”等。

毕业季,孟德图布辛(左二)和要好的同学在燕园合影留念

 
        在见到今天的采访对象之前,我们就听闻了这位法学院留学生的许多故事:他是成绩优异的法学院学霸,本科四年获得“留学生优秀学习奖”、“众达国际法律奖学金”等一系列令人羡慕的奖励;他是机敏犀利的法庭辩才,在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亚洲杯”国际法模拟法庭、Jessup国际模拟法庭大赛中屡屡斩获傲人战绩;他是亲切温暖的蒙古大师兄,在校内外的中国同学与留学生圈子中均有很高的名望……将这一系列“印象碎片”在任何一个中国同学身上拼合起来都是难事。然而,当笔者与蒙古籍留学生、北京大学法学院2010级本科生孟德图布辛师兄(以下简称“孟德”)交流过后,才真正感受到这份近乎完美的本科生活“成绩单”是如何通过他在燕园的孜孜耕耘、对机遇的殷切汲取、对自身的不懈要求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与“法”结缘:且行且努力

        以法律为业,必将成为孟德图布辛人生愿景中一个重要的主题。他立志赴美国名校进行法学深造,并笃定地怀有回到祖国的律所工作的目标。而进入北大法学院学习,则是这段美好愿景最重要的始点,亦是一切机遇与挑战生根发芽之所在。
        孟德笑言,自己“上小学时就立志来北大学习”。7岁时,他随父母的工作来到中国学习生活;小学四五年级时,他就听说北大是中国最好的学校。从那时起,“博雅聆教”、“未名读书”的梦想,就在孟德的心中悄然埋下了种子。
        然而,对于为何选专业时与“法”结缘,孟德认为这是因为自己逐渐认识到了法律思维的重要基础地位,同时也基于一些颇为“偶然”的因素所致:“我父母在我小时候就说,我的性格比较适合学习法律,但我自己也不清楚他们指的是什么性格。再加上我初中去美国读书,高中前两年在蒙古、最后一年在北京,这样的教育经历意味着接收到的知识不那么连续,如果学习理科来说可能更困难些。”
        一旦选定了一个方向,孟德就展现出令同龄人敬佩的毅力和努力。在通过北京大学留学生招生考试后,他如愿进入了北大法学院学习,同时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四年,孟德专注投入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思考中,并对不少课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最喜欢的课有法理学、西方法律思想史、刑事诉讼法、宪法以及公司法等。”他还强调,法学院的易平老师是他至为感谢的:易平老师在其“法律实务”课中专授模拟法庭所需的国际组织与国际法知识,课下也对参加模拟法庭比赛的团队给予了悉心的辅导。“易老师非常乐意与学生交流,平时我们也经常聊天,我申请出国的推荐信都是请他写的。”
        谈及平日的学习,孟德强调,这四年来中国同学对他帮助很大:“我和一些要好的中国同学会在考试前一起复习,有时候自己上课记笔记碰到不清楚的部分就会问他们。尽管他们自己学习也很紧张,但总是会热心地帮助我。”基于此,孟德也诚挚地希望学校可以考虑今后让留学生住到中国同学的宿舍中,从而更利于不同国籍的同学之间的互助与交流。
 

模拟法庭:法学梦,战友情

2013年3月,与北大法学院的战友们在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比赛会场(右二)

 
        在模拟法庭系列赛事中,孟德也与中国同学并肩奋战,并享受其中。“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写作能力和对国际法的了解都不断提高。”孟德说,“大学参加的活动很多,但我觉得我所参与的最有意义的活动就是模拟法庭比赛。”
        大二那年,他和院内的其他三名中国同学组成北大法学院代表队,参加第10届“亚洲杯”亚洲国际模拟法庭大赛。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模拟法庭相关赛事。回顾当时的准备历程,其高度挑战性令人感慨:模拟法庭比赛主要借助国际法知识,对诉状的格式有特别要求,这对于一个当时主要涉猎国内法知识的大二学生来说绝非易事;大赛在当年5月就发送了案例,要求参赛者在1个月内撰写诉状,而那时恰好是全校同学开始摩拳擦掌准备期末考试的时间。然而,孟德和战友们硬是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咬牙坚持到底:“那时候我们就相当于‘住’在陈明楼了,一起钻研case,一起订外卖。”在递交的诉状获得中国第一名的成绩后,孟德和战友们进一步鼓足了热情、提高了强度。为了在假期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专心准备,孟德在7月初回国一周后就返回了北大,和战友们继续并肩作战,并于8月赴日本东京参加决赛。凭借之前的充分准备和现场的良好发挥,北大法学院代表队令在场评委印象深刻,孟德个人也获得了“最佳辩手”称号,这也是中国内地大学生代表在此项赛事中取得的历史最佳成绩。
        凭着对法学一如既往的坚持与热爱,以及与师长、战友之间越来越多的合作与沟通,孟德在模拟法庭比赛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情怀北大:经历,成长,热爱

        像任何一个北大人一样,大一入学时尝试各类新鲜事物、认识各类朋友、找寻努力方向,是孟德图布辛四年燕园生活的起点:“大一时我加入了许多社团,像SICA(北京大学学生国际交流协会),SpeechCrafter(北京大学英语辩论协会)等社团的活动都参加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经历为之后的笃定和专攻打下了基础。从大二起,孟德就逐渐将精力投入到专业学习和模拟法庭赛事中了。
        大二那年,孟德可谓充分感受到了北大带给他的机遇与挑战。除了第二学期的“亚洲杯”外,赴香港大学一学期的交换学习也让他获益颇丰:“我就是在交换过程中初步接触了‘公司法’,同时为之后的比赛打下了基础。”
然而,赴港交换的前期经历颇费周折。在通过校方的重重筛选而获得赴港大法学院交换资格后不久,事情却出了小小的“岔子”:由于当时没有进行过托福考试以证明自己的英语能力,对方一度“拒绝接收”孟德。得知此消息,孟德颇感焦虑。他一面联系自己以前认识的美籍师长来获取推荐书证明他的英语水平,一面与学校和港大保持着联系。幸而,在学校老师的积极沟通以及他的努力联系下,对方接受了他提供的语言能力证明信,一次宝贵的交换终得成行。回顾之余,孟德感慨,这次难忘的交换经历交给他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凡事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2013年3月,参加模拟法庭比赛期间在香港高等法院参观

 
        这四年在北大的学习、参赛、交换等经历,让孟德逐渐确定了自己未来的目标:“首先,我很明确我肯定会当至少一段时间的律师;其次,我觉得当律师可能不局限于祖国本身,我希望结合我的多元化教育背景,发挥自身的优势。”目前,孟德计划回到蒙古当一名律师,从事蒙古和欧美澳国家日益增长的投资贸易交往中的法律工作。
随着毕业季的来临,孟德也即将离开这个他所眷恋的校园。“我喜欢北大校园里的一切!比如,在食堂吃饭,绕着未名湖跑步,在静园草坪什么也不想地坐着……”孟德笑着感慨道,“到了大四之后我就越来越经常想,再也吃不到学一的辣子鸡了,再也吃不到松林的包子了。以后一定会回来看看北京,看看校园。”在孟德看来,北京是他度过了人生前二十多年几乎全部时间的城市,而北大则是在他规划人生和追求理想的关键期给予了他巨大助力的家园。
        这位在法律专业中发现自我、专注钻研专业实务、精心开拓未来前景的蒙古青年,正启程燕园,并朝向自己的目标迈开自信而坚定的步伐。
 

上一条:【优秀留学生毕业生专题二】北大,在中国的家记10级中国语言文学系留学生金新星 下一条:韩国留学生会举办绿色校园公益活动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