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

中文版 English 如何到达 友情链接
首 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
EVENTS

通讯地址:

中国北京市北京大学新太阳学生中心

留学生办公室 100871

电话:

86-10-62751230(学位及进修)

86-10-62757362(短期)

86-10-62752611(预科)

传真:

86-10-62751233(学位及进修)

86-10-62759754(短期)

86-10-62751233(预科)

E-mail:

学位及进修项目 study@pku.edu.cn

短期项目 shortterm@pku.edu.cn

预科项目 pre-uni@pku.edu.cn

世界舞台上的燕园洋弟子

发布日期:2015-11-12 11:16:06

 

大家好,我是吉米,北大77级校友。”10月25日北大百年讲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北京分社前社长兼首席记者吉米·福罗库兹(Jaime FlorCruz)用流利的中文向观众介绍自己。

吉米在北大学习和生活的那段往事,在他此次发布的口述实录《我的中国四十年》中,得到呈现。一同发布的还有另外两本口述实录,口述者分别是:罗马尼亚前驻华大使罗明(Romulus Budura)及其夫人、罗马尼亚中国史学家萨安娜(Anna Budura);法国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法国国家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白乐桑(Joel Bellassen)。他们的共同身份,都是曾经求学北大的留学生校友。

人们熟知的是他们在处理对华事务中表现出的中国情结,而其实早在登临世界舞台前,他们的身上早已深烙下了北大所赋予的中国印记,只是年代久远,已很少有人记得,随着此次口述实录的出版,这些尘封的记忆终于被再度唤醒。

吉米:小宿舍里走出的“传奇

1971年,20岁的吉米因为菲律宾政局动荡而逗留中国,没想到这一待就是44年,陌生国土变为了第二故乡。在经历了下乡务农与捕鱼务工的日子后,吉米于1977年进入北大历史学系,26楼的346房间成为了吉米在燕园的一个小小的家。

吉米在北大的生活丰富多彩,常在校园参加各种活动,因而很快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那时北大宿舍楼只有唯一的一部座机,交友广泛的吉米常被传达室的师傅叫下楼接电话,同学们都和他开玩笑:“知道我们对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吗?那就是‘346房间,吉米’。”

未名湖畔好读书,最令吉米怀念的是北大的大师们。求学期间,宋史大家邓广铭给吉米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曾上过邓广铭先生一个学期的课程,有时候教室里几无立锥之地,挤满了虚心好学的同学们。虽然对古代汉语的掌握程度十分有限,有些课程的内容听得一知半解,但吉米还是深深地被邓广铭先生的学人风度所折服。资深学者王晓秋教授对吉米的影响也很大,他帮助吉米学习中国近代史,吉米写成了关于“一二·九运动”的毕业论文,时至今日,师生友情更进一步,他们经常在繁忙的工作中抽时间聚聚,就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在历史系系统学习的这四年,不仅帮助吉米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也教会了他如何提出疑问、如何寻找答案。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让吉米加深了对中国社会的理解,他认识到,要想真正了解中国的现实,就一定要和中国的历史结合起来。这一番经历对吉米来说弥足珍贵,成为他未来记者生涯的重要基础。

1980年,已经修完北大必修课程的吉米在朋友的介绍下,进入《新闻周刊》担任助理,开始了他的新闻生涯。凭借在课堂所学的知识和对新闻的敏锐洞察力,吉米从《时代周刊》编外人员一路做到CNN首席记者。30多年的记者生涯中,他采访过江泽民,随朱镕基出访,参加过胡锦涛、习近平的招待会,在帮助世界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华时间最长的外国记者,他的经历被媒体称为“传奇”。

罗明和萨安娜:燕园走出的中国通

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留学生——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的33名同学来到中国学习。和另外3位罗马尼亚同学一起,罗明和萨安娜也通过专修班来到了中国。两年后,他们转入了北京大学。罗明在中文系学习,萨安娜则进入了历史系。

多年后,在萨安娜写给母校116岁生日的贺信中,她写道:“思绪飘回了1952年秋天,那时候我刚刚踏进北京大学红漆高大的西门。那是金色的秋天,北京显得很特别,天空很高很蓝,甚至远处的西山都看得特别清晰。这个校园的美丽风景和皇家风格建筑,它的宿舍、运动设施,它的热情,还有这里儒雅的教授和热心的同学,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一开始待在这里我就有家的感觉。然后我在这里度过了梦一般美丽的4年。4年里我学习中国历史,开始爱上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开始明白中国式思维、生活和行为,开始贴近中国人的灵魂根源,开始慢慢确立我作为汉学学者和历史学家的理想。现在我刚刚跨过80岁的门槛,我感觉自己仍然是我的母校的一名学生,并且对她给予我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满足,给予我关于学术活动、快乐生活和生命的一切心怀感激。”

读书期间,罗明对待学习一丝不苟,一直保持着各门功课优秀的成绩。他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水平之高,如果只闻其声,很难听出是个外国人。在北京大学,罗明和萨安娜建立了家庭。对待妻子萨安娜,罗明既像严师又像慈父:他经常“检查”萨安娜的学习情况,偶尔看到她贪玩还会给予严肃的批评;更多时候,他会耐心地帮助萨安娜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给她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呵护。

因为成绩优异,罗明还没有毕业就已经开始为中国和罗马尼亚的领导人担任翻译,毕业后进入罗马尼亚外交部,专门从事对华关系工作,也因此受到过几代中国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经历了中罗两国关系中的许多重要时刻。1990年至1995年,罗明出任罗马尼亚驻华大使。

从北大毕业后,萨安娜一直从事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她曾经在罗马尼亚外交部和驻华大使馆工作了10年,发表了许多关于中国历史的文章,成为罗马尼亚著名的汉学家和中国历史研究学者。

白乐桑:结缘中文系门牌上的方块字

白乐桑,这位大名鼎鼎、如今已经成为法国汉语教学研究泰斗的人物,与汉语的结缘其实很偶然。高中毕业后,白乐桑进入巴黎第八大学主修哲学。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第二专业,他便选择了西班牙语,因为感觉太简单,于是不再学习。他偶然间看到了学校中文系门牌上的汉字,立刻被这些奇妙的方块字深深吸引了。自此,他的一生便与汉语、与中国紧紧连在了一起。多年后,白乐桑回忆道:“如果没有汉字,我肯定不会学习汉语。”

白乐桑对于“学”“识”的真挚追求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异常充实地完成了留学生活。“学”来自北大校园的读书生活,“识”则更多地源于与中国同学、老师的交流,深入中国工厂、农村体验生活的经历以及在中国城乡衣食住行的生活细节。

毕业后白乐桑长期在中学和大学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在法国乃至全球汉语教学研究的图景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白乐桑先生耕耘的身影。世纪之交,白乐桑先生担任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汉语对外教学法领域的教授及研究生和博士生导师;2006年,白乐桑教授被法国教育部任命为首位专职汉语总督学,他开始更加全面地指导法国汉语教学工作,他在汉语的推广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推动了法国在中学阶段的汉语教学。在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中法建交50年50人”的评选活动中,白乐桑荣列榜中。

无法忘怀的北大情

像罗明和萨安娜夫妇、白乐桑、吉米这样从未名湖畔走向国际舞台的优秀留华校友还有很多。据统计,从北大走出的国际校友中,担任所在国家部级以上官员及驻华大使的超过50人,活跃在当今汉学界的大批汉学家和孔子学院的外方院长都有在北大留学和从事研究的经历,还有更多的国际校友从事教育科研、公共管理、医疗卫生、经贸合作、新闻媒体等领域的工作。

现任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特肖梅( M u l a t u Teshome Wirtu),曾在北大完成了他的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他对中国、对北京大学有深厚的感情,就任总统后,在访问中国期间,他还专程抽时间回到母校,看望老师朋友,与他们一起畅叙友情,分享美好的回忆。李克强总理到埃塞俄比亚访问,赠送给他的礼物是北京大学的画册,很多媒体说,这是“师兄弟”会面。

德国著名汉学家罗梅君(Mechthild Leutner)在北大学习多年,她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特别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20世纪40年代的发展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以她为代表的北大培养的汉学家,热爱中国、理解中国,为促进中外学术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如今,她担任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的院长,长期致力于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

巴勒斯坦前驻华大使穆斯塔法· 萨法日尼(Moustapha Saphariny),先在北大学习汉语,后来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之后多年担任驻华大使。他和其他许多在华担任外交官的校友一起,为中国和他们所在国之间的友好交往付出了许多努力。多年来,他还坚持从自己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为母校开设阿拉伯语课。

塞尔维亚“东方之家”的副主席玛丽娜(Pop-Cenic Marina),20多年来精心耕耘,为中塞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2014年12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塞尔维亚时还接见了她。玛丽娜曾这样讲:“我觉得,我既是塞尔维亚人,也是中国人。北大就是我的家。”今年访问母校期间,她提出以后将在“东方之家”的网站上开设“北大之窗”,帮助更多的塞尔维亚学生认识、了解、申请北京大学。

吉米先生毕业后长期中国工作,作为一位外国媒体驻华记者,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帮助世界了解中国,真实、准确地向国际社会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果。吉米一直关注和参与母校的发展,2010年,北京大学国际校友联络会成立,他出任首任会长,在他的组织下,留学生校友积极参与母校的各项工作,从多方面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今年,吉米还把自己多年收藏的珍贵书籍捐赠给了母校。

用口述留存历史的声响

一批批留学生校友从北大走出,他们讲述并书写着中国的故事、北大的故事,他们的经历、成就、思想与情感,都在帮助世界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也在帮助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他们在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这些历史的回响需要被记录、保存。因此,用口述历史的形式,收集和整理北大来华留学生的留学记忆与中国故事,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这些生动的记录和个人化的叙事,不仅是对宏大历史的补充,也是十分宝贵的史料,必将有助于系统梳理来华留学教育工作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和人才培养成果,也为理解新中国的政治、外交、文化、教育历史,提供了一批很有价值的资料。

一直以来,北大都非常重视留学生校友工作,做好校友联络服务工作的同时,也注意总结梳理开展留学教育的经验,并以出版物的形式整理留学记忆。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时,北大就曾出版了反映留学生学习生活的画册及录像带《海外学子在燕园》。其后,以110周年校庆和纪念新中国接收外国留学生60周年为契机,又先后出版了《红楼飞雪:海外校友情忆北大》和《燕园流云:世界舞台上的北大外国留学生》两本文集。这些出版物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来华留学生的风采,其中蕴含的理念、梳理的历史、总结的经验也已经成为北大外事工作者重要的积累,而且还在全国高校以及海内外几十万北大校友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还有3年时间,北京大学即将迎来120周年华诞,在这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节点上,北大正式启动了“北京大学新中国留华校友口述实录计划”,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留学生校友中有代表性的人士进行访谈,记录、整理、出版他们的故事,为历史留下一部分底稿。有理由相信,随着这份工作的持续开展,众多来华留学校友的精彩人生将因此定格,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故事写下难忘的篇章。

     
转自《国际人才交流》杂志2015年第11期


上一条:感知中国—北京大学留学生赴平谷社会文化实践行活动成功举办 下一条:斯坦福大学客人来访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