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4年,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经历了十年冬春,迎来了崭新的征程。在新十年征途的起跑线上,我们用心期待“新起点、新梦想、新世界”,用心打造属于我们的精彩。第十一年,我们带着求“新”的诚意踏上旅程,新的起点是此岸、是创新;新的梦想是彼岸、是激情;新的世界是连接此岸与彼岸的渡船、是容纳无限创意和缤纷梦想的广阔汪洋。创意并非一己之为,亦非大师之举,它来自每个人内心对生活的热望,它期待每个人充满激情的体验和参与。站在新起点我们扬帆远航,胸怀新梦想我们自由徜徉,拥抱新世界我们热情盛放。2014第十一届国际文化节,创新有你才精彩!
2014年10月17日晚7时30分,“弦舞乐德”北京大学与圣母大学中西交流音乐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多功能厅拉开帷幕。此次音乐会为北京大学第十一届国际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由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主办,北京大学中国音乐学社承办,北京大学中乐学社联手美国圣母大学音乐系共同演出。
圣母大学音乐系主任、音乐理论家彼得·史密斯(Peter H. Smith)的开场演讲为音乐会拉开帷幕。本场音乐会由西洋乐音乐家和中国音乐学社的同学共同合作呈现,旨在通过中西音乐的交流为国际文化节盛会提供新的平台。音乐会演出了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和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的作品,二位作曲家都来自19世纪的德国,是师徒,也是挚友,选曲也包含了西洋音乐家前辈与中乐的同学们对音乐薪火相传、共同的热爱。植根传统,面向国际,以乐会友,乐无国界。
音乐会上,来自圣母大学的小提琴家翠西亚·朴(Tricia Park)和钢琴家约翰·布莱克罗(John Blacklow)合奏了舒曼创作的《a小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和勃拉姆斯的《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a小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51年秋,是舒曼的晚期作品,也是舒曼三部小提琴奏鸣曲中的第一部。这部作品表现了舒曼对生活的热情与希望,还隐藏了一些朦胧的阴郁色彩,使得作品中激情和坚韧的音乐表达有了更深一层的涵义。勃拉姆斯于1878年创作了《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乐曲继承了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的衣钵,其风格特色形似且神似,甚至更具深邃与内秀的魅力。随后,他们演奏了来自美国作曲家乔治·格什温的歌剧《波基与佩斯》选曲。音乐家精湛且极富表现力的演奏向观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西洋乐器的美和西洋音乐的魅力,小提琴与钢琴的对话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再现了舒曼与勃拉姆斯的深挚情谊。
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是由北京大学中乐学社弓弦组和二位音乐家共同呈现的中国民乐《四季调》。中乐学社弓弦组现有成员约25人,均为北京大学各院系的在读学生。小提琴是现代交响乐中最主要的乐器,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二胡是一种有两根弦的拉弦乐器,是胡琴的一种,是中华民族融会交流的产物,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小提琴和中乐弓弦共同呈现的《四季调》中,西洋小提琴“硬笔对硬纸”的刚性之美与中国胡琴“毛笔对宣纸”的柔性之美交相辉映。中西弓弦对话碰撞出耳熟能详的动听旋律响彻演奏厅,让观众于亲切中感受到了新意,带来全新的音乐体会和难以名状的喜悦与感动。最后,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音乐会随着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毕明辉的致辞落下帷幕。
在音乐会中,毕明辉副教授和中乐学社社长张欣云代表北京大学向三位远道而来的音乐家赠送礼物,并诚挚聘请三位音乐家成为北京大学中学学社的艺术顾问。
此次音乐会作为北京大学第十一届国际文化节活动之一,提供了对国际文化交流的一种直观而全新的解读。始于音乐,而不止步于音乐;非为演奏而演奏,实为致敬传统、放眼世界;是传承、交流和发扬,更是燕园学子对新起点、新梦想、新世界的孜孜探索。
背景链接:
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起始于2004年,旨在“培养青年全球视野、共建和谐国际校园”,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是北京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累累硕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北大植根传统面向国际等办学方针的有力表达。国际文化节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展现了北大中外学生的精神面貌,也丰富和拓展了文化节的内涵。过去十年,国际文化节曾以“春之舞动”、“秋之歌吹”、“欢之歌韵”等为主题,体验过奥运的激情,感受过公益的奉献,汇聚十年记忆,迎接新的征程。2014年第十一届国际文化节以“新起点、新梦想、新世界”为主题,开启全新的文化之旅!
北京大学中国音乐学社:组建于2005年。学社秉承北大精神,坚持“爱乐者,皆可入”这一重要原则,自创始之日起即致力于中国音乐的传播。逐步建立了涵盖吹管,拉弦,弹拨,打击等完整乐种的民族管弦乐团。中乐学社弓弦组现有成员约25人,其中包括高胡,二胡,中胡和低音声部。在乐队编制中,弓弦组各声部起到交响乐团中诸弦乐器的作用,但又保留了自己的特点。
记者:汪小又 编辑:高思、郑嘉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