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

中文版 English 如何到达 友情链接
首 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
EVENTS

通讯地址:

中国北京市北京大学新太阳学生中心

留学生办公室 100871

电话:

86-10-62751230(学位及进修)

86-10-62757362(短期)

86-10-62752611(预科)

传真:

86-10-62751233(学位及进修)

86-10-62759754(短期)

86-10-62751233(预科)

E-mail:

学位及进修项目 study@pku.edu.cn

短期项目 shortterm@pku.edu.cn

预科项目 pre-uni@pku.edu.cn

【2020迎新】逐梦燕园,筑梦未来——2020级外国留学生新生访谈纪实

发布日期:2020-09-28 11:07:53

“从小到大,我在了解中国的过程中慢慢爱上了中国。”

俄罗斯女孩爱来华(Alina Ilina)12岁就开始学习中文,小时候第一次从父亲口中了解中国时,她便对这片土地萌生出最初企盼;十年后的她,带着对中国的深情,不远万里来到北京,踏进燕园大门,即将在这里度过自己的本科生涯。回忆起求学道路,爱来华觉得,自己与中国、与北大的缘分早就埋下了伏笔——她名字中的“华”字,不仅是中华的“华”,也是北大光华的“华”。接下来的四年,她将用热忱和勇气谱写自己的追梦华章。

2020年秋季学期,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1000多位留学生新生同爱来华一样,将在线上或线下开启燕园的学习生活。随之展开的将是一千多个燕园故事与一千多段中国情缘。这群追梦人,将在燕园开启梦想,在中国坚定初心,在未来扬帆远航。他们将在燕园探寻自我、发展自我,不断奋进和超越,努力实现他们的梦想,这些梦想,连接着个人,也连接着燕园,更连接着他们的祖国与中国,乃至世界。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kn0UTRaUbbADZxaVTeBAqjl0vIgAT624MU2yFibv7P33Z7uONVtFEBotyzsAhOwdszgFoF1Hmt3Svm8253pUBg/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俄罗斯留学生爱来华

燕园|梦之始·引

梦未必有华丽的序曲,跨越山海,走进燕园,或许恰恰是因为那一点留心、一丝耐心和一念上心。正是这份朴素的执着,让外国留学生逐渐感受燕园的多彩引力,勇敢踏上未名湖畔、博雅塔下的求学旅程。

留心 北京大学一直是塔吉克斯坦女孩白鹿(Gulandom Mahmudova)的初心。高中时,白鹿在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学习汉语,孔子学院的老师们叮嘱她,去中国留学,一定要选择一所能够为她提供最好平台资源、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的高校。老师的话让她开始留心许多中国高校信息,燕园的美丽风物、悠久历史、杰出校友以及优秀的教育资源深深触动了她。她说:“通过不断的了解,我发现北京大学的教育水平很高,它能帮助我成为梦想中的自己”。经过一年多的预科教育,白鹿即将如愿在自己心仪已久的国际关系学院开启本科学习生活。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从中亚来到中国,她始终记得塔吉克斯坦总统埃莫马利·拉赫蒙(Emomali Rahmon)说过的话:“年轻人是塔吉克斯坦与塔吉克民族的未来”。踏上燕园追梦之旅,她的旅程正徐徐展开。

塔吉克斯坦留学生白鹿

上心 来自俄罗斯的爱丽克斯(Pozhidaeva Alexandra)对燕园的第一印象要从一名孔子学院老师说起。爱丽克斯高二时进入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孔子学院学习,一位北大毕业生是她的汉语启蒙老师。这位老师常常讲起自己的大学生活,提到北大的未名湖与博雅塔、在校的学习和工作……自那以后,“北京大学”就一直留存在爱丽克斯心底,成为她心心念念的学术圣地。爱丽克斯在东南大学读本科时,投身校内外许多新闻报道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媒体实践经验。去年,她决定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希望在专业上“更上一层楼”。爱丽克斯表示:“我对北京大学的了解越深切透彻,我越能感到自己与学校思想、学术精神上的共鸣。我非常期待与最前沿的一流学者们进行学习与交流。” 这份上心使她如愿以偿,虽然并不是第一次来到燕园,但当真切地面对未名湖和博雅塔时,她坦言:“这次感受当然是不同的——这是我第一次以一个‘北大人’的身份来到这里。”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kn0UTRaUbbADZxaVTeBAqjl0vIgAT62EIrvAgJSiahQndm1daIIVo7nCO1jw2OjNRWxxBrhsgKSpribia7mHcXww/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俄罗斯留学生爱丽克斯

恒心 “我想找一个有挑战性的平台鞭策自己努力学习,北大正是这样的平台。”从乍得一路向东,北大丰富的教育资源激励托马(Thomas Donglona Adawa)与燕园定下了硕博学习的“七年之约”。2013年,来到中国之前,托马在乍得的一所神学院学习哲学。得知自己高考成绩名列全国第一,并拿到中国政府奖学金后,托马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离开故乡,赴远方求学,或留下当一名神父。一番深思熟虑后,托马决定去中国这片遥远又陌生的土地看一看,而这一看,前后就是七年。从购物时听不懂价格的无助,到面试时受到考官青睐的自信,这段时间,托马投入大量的时间“疯狂”学习。最开始读中文书的时候,他一天只能看三页书,很多不懂的专业术语只能一个一个查,查完再写下来,反复练习,直到自己理解并记住每个词、每个句子的含义……在中国政法大学本科学习的第一年,托马就以出色的成绩成为全校留学生的榜样;在北大读硕士的两年时间里,为了专心求学,他没有回过一次家。对于即将开启的博士学业,托马已摩拳擦掌,“我报到第一天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去图书馆借书。我决定继续把全部心思放在学业上,坚持每天去图书馆读书、看文献,精进自己做学问的能力。”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kn0UTRaUbbADZxaVTeBAqjl0vIgAT623LFsRBFEIZib2QFs7kVKrMINgfglsSYZ1K08UVsicib09sEVH5zr2z9BQ/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乍得留学生托马

对于追梦者而言,北大的引力远远不止于此。当前,北京大学始终致力于为全球培育具有北大底蕴、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引领型人才。2020年秋季学期,北京大学成功推进第一届“未来领导者”国际本科项目实施,该项目由光华管理学院牵头举办,旨在为全球化新时代培养国际领导者。来自巴西的桑恩泽(Enzo dos Santos)就是这个项目的首期学生之一。“去年,我在巴西的老师通知我今年有机会去北大学习。我一听就知道,绝不能错过这么好的机会。”突其来的疫情未能阻挡他的逐梦步伐,桑恩泽即将在线上开启燕园生活。“我很早就知道北大的光华管理学院是中国最好的管理学院之一,能参加这样的项目我感觉非常幸福,我之所以如此渴望来中国学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我渴望来学习,分享经验给我的祖国——巴西。”

巴西留学生桑恩泽

秋天如约而至,安静已久的燕园迎来了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求学理想的“新燕”,他们将满怀对北大的憧憬与期待,踏入朝思暮想的美丽燕园,在厚重的文化积淀与友好的人文关怀中开始学习生涯的新篇章。

中国|梦之源·情结

如果说燕园是梦的起点,中国则是梦的源头。北大既厚重又青春,小小的一方园子,承载和沉淀了中国百余年来的历史、气韵和情怀,也展现着当代中国青年和世界青年的朝气蓬勃。

来自英国的魏瑞秀(Mcveigh Rachel Elizabeth)是一名中文系的硕士新生。她从初中开始就在学校选修汉语课程,这在当时的英国可是一个颇有个性的决定。因为一门语言爱上一个国家和它的文化,魏瑞秀在认真学习中进步,开始品味中国文学,通过文学作品探索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在她看来,汉语生命力的源泉蕴藏在千百年的文化积淀中,而中国文学作品就是这些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在世界上仿佛沧海遗珠,大部分西方人从没有听过任何中国文学作品,实际上这些作品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正是出于这份对中国文化的热爱,魏瑞秀早在两年前来北大做交换生时,就投身许多学校社团活动,在北大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汲取心灵养分。她是爱心社护老部的铁杆成员,经常参加社团组织的看望北大退休教授的活动;她还是2018年北大爱心社万里行云南临沧路支教团的成员,每天从早上8点忙碌到晚上10点。这些北大经历不仅构成了魏瑞秀人生中无比珍贵的回忆,也是她和中国的故事里最有深意的注脚。

魏瑞秀2018年参加爱心万里行云南临沧的支教活动

照片中坐在魏瑞秀身边的老人是汤爷爷,他是北大的退休老教授。她参加护老部活动的时候很喜欢去和汤爷爷聊天。

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工学院博士留学生撒普尔(Amangeldiyev Sapargeldi)是今年工学院的博士新生。他的家乡土库曼斯坦挨着里海,有蔚蓝的大海、广阔的沙漠和数不尽的油气平台,还有很多能源企业。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撒普尔始终心系能源与资源问题——能源资源的短缺,以及开发过程中的挑战都牵动着撒普尔的心。一次偶然的机会,在2013年,他参加了巴尔坎(国际)奥数竞赛,和一名中国高中的金牌获得者相识。这位高中生立志报考“北京大学”,撒普尔就是在那时第一次听说北大。“我当时就觉得,北大肯定是一所汇聚出类拔萃人才的高等学府,有机会我也要来这里学习”。15年撒普尔来到中国,学习了一年中文课程。这里乐于助人的师友、安全和谐的社会氛围打动了撒普尔,令他对这个国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5年后的今天,带着对中国的留恋,对能源问题的关切以及对北大的向往,撒普尔来到北大工学院石油工程专业深造,愿尽一己之力推动本国、中国、乃至世界的石油事业发展。入学前的暑假,撒普尔就开始着手在北大的第一个科研项目,他克服疫情因素,始终和导师、课题组成员们保持联系,多次参加实习的学习考察,初步有了一些北大科研人做研究的感觉。撒普尔最大的愿望是在中土跨国企业中从事能源资源工作,系统科学地进行问题研究,不负求学之行的初心。

土库曼斯坦留学生撒普尔

对于另一些同学而言,他们与中国的缘分并非由来已久,一份对东方大国的好奇与向往,加上一份对自我挑战与超越的期待,成为了他们追梦之路的助推剂,接受追梦挑战的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收获。

2010年,来自俄罗斯的塔琦(Alikanova Tatiana)在大学三年级时选择出国交流学习,面对学校众多的交换项目,已经掌握俄语、法语和英语的她决定跳出舒适区,选择了完全陌生的中国,“因为我对中国完全不了解,非常好奇,所以我选择接受这个全新的挑战。”当年九月,塔琦离开俄罗斯来到北京,在之后一年中刻苦学习中文、熟悉中国文化、接触中国的社会教育。一年的时光充实而短暂,在回到俄罗斯的七年里,塔琦拥有了外语老师、公务员和研究生的三重身份,却始终不忘自己在中国还有一个“北大梦”。2017年,她再次来到中国,成为陕西榆林高新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在榆林的日子,让她对榆林有了强烈的归属感,对自己的学生也有了很深的感情。她还一直关注榆林作为高新发展地区在地区教育创新方面的发展,为了更好地钻研教育创新问题。经过九个月的认真备考,她如愿成为了北大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的博士新生。回想自己的经历,塔琦说道:“‘勇敢接受新挑战’的心态铺垫了我的来华求学之路”。

俄罗斯留学生塔琦

古老而崭新的中国等着同学们去认识、去探索。今年,燕园为留学生新生们准备的入学教育主题以“高天上流云”为意象,寓意四海之水升腾成云,云又化作雨润泽五洲万物,恰如同学们从全球各地留学中国,留学北大,最终又走向世界各地,在未来世界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未来|梦之行·圆梦

行至此处,梦的彼岸尚在前方。而这群心怀热忱的孩子们已张开梦想的羽翼,准备展翅翱翔。浓浓燕园情,深深中国结,这段经历究竟会在他们心中泛起何种波澜,又会续写怎样的人生故事呢?

来自马来西亚的洪世君(Joshua Fung Szekiun),今年将成为燕京学堂法律及社会学专业的一名新生。过去五年,他分别在英国和美国求学,获得英国剑桥大学法律学士学位及美国纽约大学法律理论与哲学专业硕士学位,拥有优秀杰出的教育背景。他说,之所以选择北大,是因为北大是新文化运动起源地,是一所对国家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大学,这种地位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是少有的,他因此心生向往,而燕京学堂国际化的学习伙伴和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也是他选择北大的重要原因。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在燕京学堂地专业学习,洪世君一直在大量阅读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籍,尤其是关于北京大学创立、改革、发展的历史。他说:“我希望通过在北大的学习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理解。具体而言,我希望研究中国社会是如何发展运行的?比如法律如何制定?社会如何治理?人民如何对国家治理做出回应与反馈?中国如何与世界各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同时,作为一名马来西亚籍留学生,我也想积极探索马来西亚如何找到更有效的方式与中国共同协作,以实现各自国家共有目标。”

马来西亚学生洪世君

爱丽克斯对燕园的向往源于自己的祖国与中国之间悠久的学术历史渊源。她特别提到,北京大学与苏俄学术界有着长久友谊。在20世纪50年代,北京大学曾聘请36位苏联专家任教开设课程;2001年,北京大学俄罗斯当代研究中心成立;今年6月底,北京大学与莫斯科国立大学远程视频连线,共同见证中俄数学中心成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爱丽克斯选择来到北大——这座见证中俄两国友好历史的园子里求学,希冀做两国友好关系的搭桥人。今年寒假,爱丽克斯作为《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的实习生,策划关于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系列新闻报道,在中国抗疫一线向世界发声,以生活中的平民英雄——外卖小哥与快递员们为切入点,向世界展示中国社会在疫情压力下依然有序运转,中国人民用韧性和坚毅努力战胜疫情。爱丽克斯希冀通过摄像头和话筒,一步一个脚印,尽自己所能、竭自己所智、用自己所学,去记录这个伟大的时代,以一名外国人的视角“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她说:“我希望向世界和俄罗斯人民展示一个美丽自信的中国,同时也希望向中国人民呈现一个缤纷多彩、充满热情的俄罗斯。”

欧高荣(Gregor Obrez),来自斯洛文尼亚东部的一个小镇,曾在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攻读汉学本科及硕士学位。今年,他将进入国际关系学院攻读国际政治专业的博士学位。2011年,当他开始本科学习时,遇到了一名来自中国河南的汉语老师,她当时给欧高荣提了一个建议:“好好学习汉语,深入学习中国历史文化,成为一名中国通,或许未来你能考上北大”。这句话在欧高荣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像接受一份不寻常的挑战一般,他悄悄地给自己下了决心:“未来,我一定要成为北大人”。为了到北大求学,欧高荣始终未停下努力学习的脚步,在与中国结缘的九年里,他不断加深对中国方方面面的了解,积极扩充自己对国际政治领域的知识积累。他说,来到北大不是为了获得外界认可,而是因为自己心中怀有坚定的从事国际政治学术研究的理想。他还提到自己未来多元化的职业路线——毕业之后能同时从事学术研究和外交工作,希望自己能积极参与斯洛文尼亚国内和欧盟的政治活动,为中国和欧盟的友好关系做出自己的努力。“我希望实现自己的计划——成全自己,成为一个更有见识的人,生活在舒适区之外,敢于接受更大的挑战。”

斯诺文尼亚学生欧高荣

疫情之下,燕园一如既往地敞开怀抱,用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包容的学科积淀为每一位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提供着成长的“养分”。跨越时空,北京大学将以百廿积淀的教育担当与人文关怀,依旧努力帮助每一名留学生新生筑梦燕园,实现自己的学术梦想和社会抱负。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这个开学季,燕园里一浪又一浪的叶间穿风,无论是在园中还是在梦里,都轻抚着来自100多个国家1000多位留学生新生的心。梦之源、梦之始、梦之行,代表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梦,连接并超越了三者的时空。每一位同学都怀揣着勇气、力量和梦想踏入燕园:他们渴望对话古今、汲取知识,也希望融通中外、走向世界。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纯粹心灵,将以梦为马,追寻中国,结缘北大;也将不负韶华,昭示国与国之间交往新生的坐标,同时书写自己的别样人生。

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逐梦的脚步将永不停歇……

文字|阚平 陈乐然 王雨竹 赵思融

采访|陈乐然 黄善美 姜思涵 李欣怡 张腾予 王雨竹 赵思融

图片|2020级外国留学生新生们

上一条:【金牛春意闹,四海花灯俏】2021年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及外国专家“庆元宵”活动举行​ 下一条:【2020迎新】高天上流云——北京大学2020级外国留学生新生训练营启动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