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
留学生校友联络办公室

En   |   中文

《北京大学新中国留华校友口述实录丛书(第一辑)》出版

1952年9月,“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的14名外国留学生调整到北京大学,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大学来华留学工作的开始。60多年来,北京大学已经培养了9万多名各种层次的国际学生,遍布世界近190个国家和地区。北京大学的国际校友人数众多、覆盖国家和地区广泛、社会贡献突出,更是所在国同中国交流的重要桥梁。


北京大学国际校友的人生经历和他们讲述的中国故事为理解中国的政治、外交、文化、教育的历史提供了独特的海外视角。他们对中国有深刻的理解和特殊的感情,在本国甚至在国际社会有较高的声望,是国际社会全面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北京大学新中国留华校友口述实录丛书》讲述他们与中国特别是与北京大学的故事。丛书通过对国际校友进行口述文献的采集、整理与研究,可以使国内更多的读者听到 “中国好声音”和 “中国故事”。此外,本套丛书还有助于系统梳理来华留学教育工作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和人才培养成果,为留学生教育总结经验,拓展学术研究领域,丰富国际关系史和国别史研究内容,进而推进北京大学对外开放和“双一流”建设。2015年,国际合作部正式启动了本套丛书的出版工作,邀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对一些国际校友进行访谈,得到了各界的关心、支持,也得到了许多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帮助。经过努力,丛书第一辑的12本在建校120周年之际已顺利完成,书目如下。

1. 《我的中国四十年:前CNN北京记者站站长吉米口述》
2. 《“黑脚”的汉语之路:法国汉语总督学白乐桑口述》
3. 《中罗两国的桥梁:罗马尼亚前驻华大使罗明和汉学家萨安娜口述》
4. 《中国,我的第二故乡:巴勒斯坦前驻华大使穆斯塔法·萨法日尼口述》
5. 《在历史与现实间探寻中国: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巴斯蒂口述》
6. 《弄潮儿向涛头立:马耳他前驻华大使克俚福口述》
7. 《执着的汉语史学家:法国著名汉语语法学家阿兰·贝罗贝教授口述》
8. 《梦,在路上:美国堪萨斯大学东亚系前主任马克梦口述》
9. 《回首四十年 一个女汉学家的逐梦之旅:德国校友罗梅君教授口述》
10. 《坐在两张椅子之间:北京歌德学院前院长阿克曼口述》
11. 《从“红色青年”到职业外交官:冰岛驻华全权公使鲍德松口述》
12. 《回家的路 我与中国:美国历史学教授舒衡哲口述》


谨以此书献给数以几万计的北京大学的国际校友,献给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来华留学事业的人,献给北京大学120岁生日。


部分精彩内容摘录:

“能有机会上北大,我觉得很幸运。很多中国朋友听说我是北大毕业的都很惊讶,他们把北大看成是一所很值得尊敬的学校。所以,在我的生活和工作当中,有这样的经历是一种财富。”

——《我的中国四十年:前CNN北京记者站站长吉米口述》

“后来每当我对中国朋友回忆起这段历史时,他们总是说,你70年代在中国农村住多么苦啊。我对他们说,哪有什么辛苦,而是太难得了。就像到了月球一样,简直太难得了。在中国,我们去了外国人一般去不了的地方,如工厂、农村。我们特别喜欢观察,也高兴能与普通中国人对话和交流。”“后面一年,我在北京大学专门学哲学。对我而言,这两年既是漫长的,又是短暂的,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记忆。更为重要的是,在提高汉语言能力的同时,我一步一步接近了原本十分遥远的中国和中国文化。”

——《“黑脚”的汉语之路:法国汉语总督学白乐桑口述》

“我最喜欢的是北京大学的那种真正的中国建筑风格……可以说,我们真正的学生生活是在北京大学开始的。”

“我无论是陪同罗马尼亚领导人访华,还是给访问罗马尼亚的中国领导人当翻译,都是对罗中关系中一些重大事件的亲历和见证。”

——《中罗两国的桥梁:罗马尼亚前驻华大使罗明和汉学家萨安娜口述》

“我是把中国当成了第二故乡的,而且还特别留恋北京大学。无论从我个人的角度还是从家庭的角度,北大的意义都不一般。”

“我曾是一名外交官,也曾当过大使,但我永远是北京大学的一名毕业生。我非常乐意与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们面对面地交流和沟通。”

——《中国,我的第二故乡:巴勒斯坦前驻华大使穆斯塔法·萨法日尼口述》

“我认为,一个大学要有自己的精神。北京大学的精神就是学者要坚持自己的学术思想,当然也要接触和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为了学术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北大应当继续这样的传统”。

——《在历史与现实间探寻中国: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巴斯蒂口述》

“我对北京非常有好感,对北京大学也非常有好感,将来不管我在哪儿,都会经常回来,甚至如果一年不回来一次都会觉得受不了,每年都应该回来一次。”

“在我的外交官生涯中,因为我的北大毕业生的身份,着实给我的工作和交往带来了很多好处。离开北大以后,在工作中,我发现,每次遇到校友就特别好说话。”

——《弄潮儿向涛头立:马耳他前驻华大使克俚福口述》

“我长期研究中国语言,从这个角度也见证了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变化。中国的变化真是很大,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像中国这样变得这么快。现在,中国是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比法国好。中国也是全世界在经济方面最有发言权的国家之一。”

——《执着的汉语史学家:法国著名汉语语法学家阿兰·贝罗贝教授口述》

“迄今为止,我每年都会去中国,去北京,而每一次去都是令我振奋的事情……我到北京,主要是到北京大学,在美丽的燕园访书也访友。这里有我做研究所必需翻阅的明清小说,有马隅卿的珍贵藏品,也有时可交换意见、谈天的朋友。”

——《梦,在路上:美国堪萨斯大学东亚系前主任马克梦口述》

“我想引用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Bourdieu)的说法,来总结我四十年的学术生涯。在许多治理工作的模式之中,毫无疑问,只有中国学/汉学的研究,让我十分幸福!”

——《回首四十年 一个女汉学家的逐梦之旅:德国校友罗梅君教授口述》

“对我而言,这两年的中国经历改变了我的生活,不是因为谈恋爱,我那两年没有跟一个中国女孩子谈过恋爱,因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些经历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改变了我的世界观。它们不是故事,不是这个故事或那个故事。我的中国经历没有那么多的戏剧性,它们就是日常的、每一天的生活。”

——《坐在两张椅子之间:北京歌德学院前院长阿克曼口述》

“我学到的东西不仅局限于课程,而是关于整个中国的文化。同时,我从一个小小的北欧冰雪之国,来到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东方大国,也经历了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我对中国和中国的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变得更为深刻。可以说,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学,都对我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甚至改变了我这个人。”

——《从“红色青年”到职业外交官:冰岛驻华全权公使鲍德松口述》

“我感觉自己到北大是回家的感觉。从抽象的乱七八糟的概念,我开始进入到比较有意义的,比较有内容的历史。那时,我在还没有回到自己的犹太人的历史以前,我从中国知识分子身上让我看到他们的内在心情,我开始感觉到了历史是这么复杂的,这么深的东西。不是失望,而是一种精神礼物。我觉得到现在为止,一点都不失望。”

——《回家的路 我与中国:美国历史学教授舒衡哲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