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
留学生校友联络办公室

En   |   中文

为中罗友谊而歌

罗明(Romulus Budura),罗马尼亚籍,1952—1956年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学习,获本科毕业证书。1954—1974年期间,作为罗马尼亚外交部的高级中文翻译,在罗中两国领导进行双边和多边会见时担任重要的翻译工作;1990—1995年任罗马尼亚驻华大使。是罗马尼亚“远东问题”、“中国政治与社会问题”和“罗中关系”方面的专家,主要作品有:《罗中关系1880-1974年》、《罗马尼亚的独立外交政策与罗中关系1954-1975年》等文献集。

罗马尼亚留学生与他们的中文老师.jpg

首批来华罗马尼亚留学生与他们的中文老师(后排右一为罗明)

罗明,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来华留学的罗马尼亚学生罗姆鲁斯·布杜拉(Romulus Budura)为自己起的中文名字。此后的半个世纪中,“中国通”、“罗马尼亚驻华大使”、“中罗友好交流使者”等身份让罗明这个名字在中、罗两国家喻户晓。现在,罗明更代表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曾经在中国求学、学成后致力于中外友好关系发展的留华毕业生,他们身上都有着浓厚的中国情结。

新中国第一批留学生

1950年6月,周恩来总理致信罗马尼亚领导人,提出希望两国能够互派5个年轻人到对方国家学习语言,工人家庭出身的罗明的命运因此发生了改变。1950年12月1日,罗明和他的四位同学(其中有他未来的妻子萨安娜——Anna Budura)抵达清华大学。此时,他年仅19岁。接着,匈牙利、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留学生陆续抵达,他们组成了“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

中国政府对留学生工作非常关心和重视,为这批东欧学生配备了强大的师资力量。给罗明授课的教师包括刚从美国回来的邓懿、曾在英国教授汉语的王怀还和运用最新教学方法和技巧授课的杜荣和熊毅,以及傅维慈、钟梫、张维和赵淑华等老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是新中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拓荒者。

正确的发音和声调是学好中文的先决条件,因此,罗明把最初几个月的学习重点放在汉语的基本知识上。每天他都要跟着老师或录音反复练习新学的字词。第一个学期,罗明和同学们就学会了600个汉字和基础汉语语法。接下来的两个学期,即1951年到1952年,老师讲课的内容丰富了,讲课速度也加快了。在老师的带领下,罗明开始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和《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报刊或鲁迅作品中选出的一些文章学起,将掌握的汉字量提高到2000个汉字左右,并且能够完全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意思。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的文科划归北京大学,“专修班”的老师和学生们于当年9月一起转入北京大学。当时,“专修班”的留学生在完成一年半到两年的汉语学习后要进入北大各系进行专业学习,罗明选择了中文系。在这里,罗明得到了中国语言学大师王力教授等人的亲自指导,为他的汉语水平和中国文化功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中国通”

提起罗明,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中国通”。当年留学期间,罗明因为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而让老师们至今念念不忘,津津乐道。作为一名留学生,他的汉语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水平。如果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仅听他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的普通话,很难听出来他是个外国人。

从罗明在北大各学期的成绩记录上看,他一直保持着各门功课优秀的成绩,而在一些学期的教师评语中,却有着这样的评价,“因为外事工作需要,此同学耽误了一些课程,但总体较为优秀”。原来,因为成绩优秀,罗明还没毕业就已经开始为中国和罗马尼亚的领导人担任翻译。在一部拍摄于1956年的纪录影片《兄弟般的友谊》中就出现了罗明的身影,那时他的身份是朱德出访罗马尼亚时的随行翻译。罗明流利的汉语甚至还曾“骗过”朱德总司令的耳朵。一次,朱德总司令听到罗明那一口流利的汉语,便很自然地以为他是生长在中国的罗马尼亚人后裔。闲谈之中,朱德随口询问罗明出生在中国的哪个省份,当罗明回答说自己是罗马尼亚留学生时,朱老总大吃一惊,惊叹:“简直不敢相信!”

作为第一位通晓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罗马尼亚外交官,罗明至今仍为能成为“头五个会说中文的罗马尼亚人之一”而感到自豪。

北大同学眼中的绅士

大学期间,罗明和一起来中国学习的另一位罗马尼亚留学生萨安娜恋爱,并建立了家庭。对待妻子萨安娜,罗明既像严师,又像慈父。他经常“检查”萨安娜的学习情况,偶尔看到她贪玩还会给予严肃的批评。然而更多的时候,他会耐心地帮助萨安娜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给她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呵护。这使得萨安娜很依赖罗明,在罗明出差在外的日子里会担心,甚至寂寞得一个人默默地落泪。

北大历史系的关秋岚教授是萨安娜在北大历史系的同班同学,是罗明夫妇多年的好友。在关秋岚眼中,罗明是一个严谨认真而又幽默风趣的人,而且很有绅士风度。关秋岚记得,每次她和萨安娜、罗明一起出门时,罗明总是走在两位女士中间,随时准备提供帮助。他们彼此交谈的内容总是天南地北、无所不包,而罗明的加入总会让对话妙趣横生、笑声不断。一次罗明和萨安娜夫妇到关秋岚家做客,临走时关秋岚想留他们多坐一会儿,罗明随口说道:“新鲜的鱼总是最好吃,可是要留到三天以后就臭掉啦。我们要是一直呆着不走岂不就变成臭鱼了吗?”大家一阵笑声之后,相约下次见面再聊。

“为人民服务”

1956年,罗明从北大顺利毕业,他的毕业证由当时的北大校长马寅初签发,衬底写着“为人民服务”。毕业后,罗明和他的同学被分配到罗马尼亚外交部、对外贸易部、历史和科学研究所、布加勒斯特大学文学会等单位。从那时起,罗马尼亚的重要机关就有了会讲汉语的工作人员,布加勒斯特大学的舞台上也开始听到用汉语朗诵诗歌的声音。这个过程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这批学生也成为中罗交流的最早使者。

从学生时期起就开始担任国家领导人翻译的罗明,毕业后自然而然进入罗马尼亚外交部,专门从事对华关系工作,经常在中罗友好访问时担任翻译,也因此受到过几代中国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经历了中罗两国关系中的许多重要时刻。1990年至1995年,罗明出任罗马尼亚驻华大使。

罗友好交流的推动者

时至今日,罗明一直感谢中国教育部在60年前接收他为新中国的首批外国留学生,因此,加强罗中之间的相互理解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已经退休,罗明仍旧继续积极投入到进一步加强两国友好关系的工作中。

一直以来,罗明十分重视罗马尼亚的汉语教学工作。在他和一批中罗友好人士的不懈努力下,罗马尼亚教育部已经将汉语作为大学入学的外语考试之一。罗明希望中国积极考虑在罗马尼亚设立汉语中心,帮助罗马尼亚的汉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向更多的社会人士提供学习汉语的机会。罗明认为,从中国角度讲,在全世界推广汉语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步骤。目前,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近些年来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若想更进一步,则需要中国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无疑在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推广汉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世界的角度来讲,其他国家的人民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有利于双方在各个领域的沟通与合作,对全球化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1954年至1975年中罗关系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作为那段历史的见证人,罗明认为,罗中领导人之间的密切交往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使双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关系达到了全新的高度。退休后,罗明开始着手整理编纂罗中关系文件,由他主编的《罗马尼亚独立外交政策与罗中关系1954-1975年》于2005年出版。这部文献汇编收入了30篇有关罗中关系的重要史料,包括罗中两国领导人谈话和会谈的记录,收录了近50张反映罗中两国关系重要时刻的珍贵历史照片。文集的出版为研究罗中关系专家和学者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参考资料,受到了学界的普遍关注。

罗明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外交官,还是一位勤勉的学者,长期从事中罗关系和国际问题的研究,十分关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退休后,罗明被聘为罗马尼亚奥维迪乌斯大学客座教授。2007年,罗明曾在该大学做过题为《中国和平崛起及其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的主旨报告,现场座无虚席。罗明从中国几千年文明史讲起,介绍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国家建设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罗明坚信,中国的发展必将对世界和平与稳定、人类发展与进步产生积极影响。

燕园学府造就四海友人

作为中罗友好交流的使者,罗明不仅以身作则,还积极为两国友好事业的发展培养接班人,将自己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外交经验和对中国的热爱传给下一代。罗明的夫人萨安娜曾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后成为罗马尼亚著名汉学家。他们的女儿达尼亚出生在中国,也曾在北大历史系读书,是现任罗马尼亚驻华大使夫人。他们的小儿子罗扬曾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留学,精通汉语,为罗马尼亚知名汉学家之一。他们的孙辈小小年纪也学会了汉语。

毕业近50年之际,罗明和萨安娜专程回到自己的母校北京大学看望老师,还在二院和四院拍照留念。夫妇二人由衷赞叹母校:“燕园学府造就四海友人。”罗明深情地说:“我在中国学习、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对中国的文化很喜欢,也很欣赏。在北大留学的生活令我难忘,博雅塔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我们全家都和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我们把中国当作第二故乡。中国的文化、生活习惯已经和我们的生活融到了一起。我想这份中国情结会继续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