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
留学生校友联络办公室

En   |   中文

燕园情深:顾安达教授与他的中德汉语桥

2018年11月8日至11日,第十三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暨北京大学首届世界汉语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理事顾安达应邀参会。




与北大重逢


顾安达与北大,有很深的缘分。27年前,他曾在北大留学,如今再次访问北大, 他有了一种新鲜的感觉。“现在的北大更大了,更看得出来是中国最优秀的大学。”


回忆起他住在勺园的经历,顾安达第一个想到的是一个小故事。那时,透过宿舍的窗户可以看到一座山和一个墙,“我们都以为那是长城,很晚才发现那不是长城,是香山的一个小墙,长城好像离这里更远。” 提起这个美丽的误会,顾安达不禁笑了起来,接着道出了这个小故事背后的含义。


“当时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其实都是很低的,很难和中国人沟通。我讲这个故事,是因为我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同学和他们沟通,告诉他们一些基本的事情。我要鼓励北大的学生和国外的留学生多用汉语沟通,不要总是用英语沟通。”在得知现在各个院系的语伴项目开展得如火如荼之后,顾安达轻快地说:“那太好了,那我愿意再次回到北大学习。”


谈起自己最初被汉学的什么特殊之处吸引,顾安达毫不犹豫地回答:“最吸引我的当然是汉字,汉字记载汉语,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系统。其他的语言,除了日语以外,都是用拼音文字或者音节文字的方式来记载语言,汉字是唯一还活着的文字系统。好奇是我的动机,我希望好奇是每个人的动机。


使命感与责任感让我担起汉语教学的担子。


至于为什么从事汉语教学,将推广汉语作为终身职业,顾安达眼中多了一分坚毅与责任:“说实在的,我第一次上汉语课的时候,当时八十年代的汉语老师不懂怎么教汉语,他们很系统、很结构主义地教授汉语的语法结构、词汇结构,但不是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讲授。在我上过那种‘不够专业’的汉语课之后,我就决定将来要从事这个方面的工作,希望能提高汉语教学的水平。”


而在研究如何更好地教授汉语中,顾安达也有自己的独到体验。“其实我本科的专业不是汉语,而是德语,所以我是在德语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很多启发,将它们用于汉语学习与教学中。


汉语教学,我们共同的事业


EC98



作为德语区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顾安达对德国目前对汉语教学情况了如指掌。“德国现在有18所孔子学院,主要目的当然是推广中国的知识和文化。除此之外,还为业余学习者提供基础汉语课。孔院的院长一个来自德方大学,一个来自中方大学,也就是说每个孔院和德方大学、中方大学都有合作。”


顾安达非常注重“因材施教”,他认为要根据学习者的目标、期望达到的水平、以及学习者要在哪些情景中使用汉语来制定教学计划,并不一定要加入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不可否认古代汉语的教育是对汉学教育很重要的一点,但是学现代语言不一定需要学习它从古到今的所有内容。如果你要学英语,他们不会强迫你读莎士比亚的戏剧,因为那些戏剧里的英语和现代英语不一样,对你的沟通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没有那么大的影响。”


自1984年成立以来,德语区汉语教学协会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在顾安达心中,汉语教学依然任重道远“欧洲的语言教育政策方面有好多事情需要我们做,我们要说服教育机构和部门,汉语虽然很难学,但将汉语放在我们的教育制度里面有哪些优点。我们需要当地有能力教好汉语课的老师。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语言学方面,也不是课程方面的,而是社会和政治方面的,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顾安达强调,所说的汉语教育政策,是指中学汉语的推广。目前在德国已经有八十所中学教授汉语,顾安达表示“要提高这个数字”。


“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语言学方面的,也不是课程方面的,而是社会和政治方面的,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BEA4




27年前,在北大与汉语初遇,

27年后,在北大将汉语教学推向更高水平。

沉甸甸的责任成了顾安达不竭的动力。

他求索,探寻,在这片沃土上眺望前沿。

让汉语学习者接受更专业的教育的初心,从未改变。




文字 | 王鸿娇

图片 |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编辑|许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