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

中文版 English 如何到达 友情链接
首 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
EVENTS

通讯地址:

中国北京市北京大学新太阳学生中心

留学生办公室 100871

电话:

86-10-62751230(学位及进修)

86-10-62757362(短期)

86-10-62752611(预科)

传真:

86-10-62751233(学位及进修)

86-10-62759754(短期)

86-10-62751233(预科)

E-mail:

学位及进修项目 study@pku.edu.cn

短期项目 shortterm@pku.edu.cn

预科项目 pre-uni@pku.edu.cn

一段历史 一场变革 一个机遇

发布日期:2012-05-18 10:07:00

史登科(Christoph Stark),德国籍,1980 至1981 年、1984年两次荣获德国学术交流项目奖学金在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学习, 2004年出任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八十年代初,一位德国青年骑着一辆凤凰牌自行车穿梭于宁静的燕园,在民主自由的北大寻找古老的哲学和智慧,在飞速巨变的中国寻找机遇,直面挑战。二十多年后,这位德国青年已经成长为一名睿智的企业家,兼具中国智慧与德国果敢的他,正在带领一个汽车帝国展开一场革命,在中国——这个他熟悉的国家扩展着自己的版图。他,就是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史登科。
三十年前他来到变革中的中国,三十年后他在中国领导一场变革
“爆炸式的速度”,史登科这样形容中国的变革和发展。1980年是中国开始改革巨变,走向对外开放的时期。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乡镇企业的发展,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让这个国家的经济体制以及人们的思想有了颠覆性的改变。从点到线再到面的对外开放格局,将人们的视野引向世界的另一个方向,中国开始了她的腾飞。也就是在这个年头,史登科来到了中国,来到了北大——一个变革中的国家,一个富于民主与自由精神的校园。这个时期来华求学,体验的绝不仅仅是沉甸甸的智慧与文化,更重要的是正在经历的历史潮流,两个方向截然相反的潮流的碰撞。这需要一个人用更加现实主义的态度、灵敏的反应以及非凡的勇气去迎接变化,去融入这股潮流。不仅如此,还需要一份远见来把握潮流的前进方向,充分调整自己,以免迷失其中。
“他是最佳人选”,在这样的声音中,史登科走上了宝马大中华区总裁的位置。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一个中国通,更重要的是他经历了中国变革的洗礼。他知道应该向哪里改变,以及怎样去改变。
2009年,与萧条的世界经济相比,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战绩可谓辉煌而令人振奋。引入低端及入门级车型以赢得市场,推进电动车研发以扎根中国,倾向小排量及降低购买门槛以满足国产化需要,坚持华晨是宝马在中国唯一的合作伙伴以适应行业整合的需要。史登科以敏锐的观察力洞悉中国市场的变化,以非凡的远见预测行业和市场的发展方向,以坚定的决心推进宝马的变革。
当年中国的变革虽然是天翻地覆,但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成功不仅仅是因为措施得当和对世界形势的适应,还因为这种变化也沿袭和借用了一些中国历史的因素,并坚持了某些不变的原则,可谓变中有不变。宝马的变革亦是如此,变的是策略,不变的是对于人的关注,关注市场中每一个潜在顾客,关注公司里每一个员工的潜力与创造力。也许,正是因为史登科在30年前体会到了一个国家变革的真谛,才能在30年后于同一片土地上出色地领导一场企业的变革。
史登科的机遇·宝马的机遇·中国的机遇
机遇总是和变化联系在一起。变化才可能有新的机遇,而要抓住机遇就要学会改变自己。“恐怕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像中国这样教会一个人不断地发现挑战和机遇,并以恰当的方式迎接这些机遇和挑战,”史登科如是说。
三十年前的中国开始改变过去的发展轨迹,这是一次陌生而冒险的探索。不过也正是由于这番改变,中国给了自己一个机遇,给了世界一个机遇,也给了史登科一个机遇。经济体制改革,中国走向市场化;开放国门,中国开始融入世界新一轮现代化的浪潮,这些都是属于中国的机遇。而全球化的推进,世界市场的形成,没有中国的参与将是一个多么大的缺憾。中国的改变也是世界的机遇,试想,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家对于外国公司将是一个多么庞大而具潜力的市场,而宝马就是这无数外国公司中的一个。而史登科的机遇不仅仅是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更因为历史的巧合让他经历了变革的洗礼,不仅成为历史的见证者,更成为这段历史的参与者。
初到中国,一切都是陌生的。完全未知的世界,彻底不同的文化,不仅要学语言,更要求生计。史登科的中国之路就像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无一不是从零开始。不过就像中国一样,史登科的改变给了自己一个机遇。
三十年后,史登科再次抓住了中国机遇。通过对中国市场长时间的观察以及对世界经济形势的估计,他断言下一个60年后,中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轰轰烈烈的汽车帝国革命也由此开始。从车型、排量,到发动机、合作伙伴,宝马集团在史登科的带领下时刻保持市场敏锐度,敢于投资也勇于放弃,用一份内在的年轻活力积极推进改革,更用一份执着与坚毅牢牢把握这个机遇,这个属于宝马,也属于史登科的中国机遇。
中国智慧与宝马文化
中国通”史登科自2004年11月起,接任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以后,对于一个在25年前,蹬着凤凰牌自行车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德国人,合作伙伴无需担心与其在交流上会出什么问题,也正因为史登科深谙本土化是确保竞争力的一个很主要的因素,把握住有利时机,迅速使宝马下滑的业绩止跌回升,并且连年创造出业界奇迹。这份辉煌的战绩与史登科带来的新的宝马文化是分不开的。宝马文化中的敢于投资也勇于放弃,对人的关注,与中国智慧中的有进有退、以人为本有着紧密的联系,史登科将他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融入到了他的企业文化中。2007年,宝马开始了它的中国文化之旅,通过对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探寻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扎根中国市场。相信有一天,宝马文化的花朵将绽放在中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上。
中国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对外汉语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中国教育真正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来自五洲四海的学生。中国的改变给了外国学生一份难得的激情、挑战和机遇,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个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多少年后,当他们回望这段时光,有的不仅仅是一种怀念,更是一种与以往时光的连接和延续;他们不仅仅是历史的看客,更是这段历史的一部分。
 
校友来稿:
——史登科博士随笔
 
几乎在每一次的宝马中国高管-员工午餐交流会上,一群群年轻而富有朝气的中国80后们总会饶有兴趣地问起我当年留学的岁月,当年的北大、当年的中国。是啊,那时的他们还没有出世。每每此时,我总感觉自己比他们更加“中国人”一些,而我不经意间讲述的过往岁月对于他们来说似乎满载着厚重的历史感,有关北大、有关中国。
每当我身处70后、80后、90后中间,不免觉得自己有几分年长,但也有种欣慰油然而升——自己曾亲身经历过那么多已远逝的事情。
忆起30年前的1980年来到中国这个遥远的国度,来到北大,这个完全未知的世界,真可谓冒险。虽然已是大学毕业生,但无不需要从零开始,在一个未知的世界,一个彻底不同的环境和文化中,不仅要学语言,也要求生计,求生存,努力奋斗。
1980 年到1981年期间在北大学习,之后于1984年重回北大。这段时光让我经受了可能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考验之一。但正是这样的经历,使一个人的调查、探究和质询的能力达到高水准。似乎所有事情都非其表象所展示的,而且对同样的问题却不断会有新的答案。我期冀着对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理解;对以爆炸式速度发展的中国的认识。自1978年以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经历了激烈和根本的变化,进入潮流与反潮流时代。那些在北大生活学习的日子,让一个人有能力以某种程度的现实主义以及更重要的灵敏的反应速度去迎接那些变化。
恐怕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像中国这样教会一个人不断地发现挑战和机遇,并以最恰当的方式迎接这些挑战和机遇。
每次回北大,总有种明显的感觉,这种感觉绝不简简单单是怀旧,而是一种与以往时光的连接与延续。不觉之中竟也成为这个历史发展进程的一部分,而非仅仅是看客。
事实证明,在北大学习生活的岁月,对我来说影响深远,极富挑战,又充满激情。
总之,生活是最好的学府。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北大证明了它是最出类拔萃的学府。
 

上一条:印度来的“中国通”——阿都尔 下一条:TPIS-NTU(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代表招募圆满完成

关闭

分享到: